# Niagara粒子生成模块 ## 概述 生成模块(Spawn)控制粒子的创建频率和方式。良好配置的生成参数是创建自然流畅特效的基础,可精确控制粒子系统的密度和随机性。 ## Spawn Rate (生成速率) 控制每秒生成的粒子数量,是粒子密度的主要决定因素。 |参数名称|数据类型|说明| |---|---|---| |**Spawn Rate**|float|每秒生成的粒子数量| > [!TIP] 性能考量 该参数直接影响性能消耗。应根据视觉需求设置合理的最低值。 ![[pic/Niagara-SpawnRate.png]] ## Spawn Probability (生成概率) 控制每次生成尝试的成功概率,增加粒子生成的随机性。 |值范围|说明|应用场景| |---|---|---| |0.0|不生成任何粒子|暂停粒子生成但不销毁发射器| |0.0-1.0|部分概率生成|创建间歇性、不规则的效果| |1.0|100%概率生成|稳定连续的粒子流| ### 工作原理 1. 系统基于Spawn Rate计算当前帧应尝试生成的粒子数 2. 对每个潜在粒子,系统生成一个0-1的随机值 3. 只有随机值小于Spawn Probability的粒子才会被实际生成 ### 应用示例 - **雨滴效果**:使用0.7-0.9的概率创建不规则的雨势变化 - **火花效果**:使用低概率(0.2-0.4)创建偶发的火花迸发 - **烟雾效果**:结合变化的概率值模拟不同密度的烟雾扩散 ## Spawn Group (生成组) 为生成的粒子分配组标识符,用于后续模块中的分组处理。 |参数名称|数据类型|说明| |---|---|---| |**Spawn Group**|int32|分配给新生成粒子的组别ID| ### 功能与应用 1. **多源生成管理**: - 允许从多个离散位置平滑生成粒子 - 可识别不同生成源的粒子来源 2. **分组处理**: - 为不同组粒子应用不同的力、颜色或行为 - 在数据处理器中基于组ID进行条件筛选 3. **实际应用场景**: - **爆炸效果**:组1为热气,组2为碎片,组3为烟雾 - **魔法效果**:不同组表示不同元素的粒子 - **车辆效果**:分别标记来自不同车轮的尘土粒子 > [!NOTE] 技术实现 这种标记系统类似于C++中的对象标识符系统,用于后续处理中的筛选和差异化操作。 #Niagara概念